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孩子需要怎样的生活?

孩子需要怎样的生活?



你认为呢?

来源 | “中国教师报”微信公众号

作者 |敬军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孩需生活即教育,生活什么样的孩需盐城市某某文化传媒制造厂生活培养什么样的人。家庭教育的生活最大优势是生活教育,家长最擅长、孩需最有效的生活是生活教育。不过,孩需孩子最需要的生活生活是什么样的呢?

1. 真实的而非模拟的生活

孩子们成长最需要的生活,不是孩需模拟的生活体验,而是生活真实的生活实践。孩子们每天正在经历的孩需生活,对孩子的生活成长是最有意义的。有时,孩需精心创设的生活体验活动,看似“专业”,孩需还挺高大上,可毕竟只是模拟体验。然而,现实生活中,盐城市某某文化传媒制造厂往往不仅要出力、流汗,甚至还要受伤、流血(必要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生活的这些意外,同时教会了孩子怎样避免意外。

“模拟生活”实践,是一种提炼的生活,对激活孩子的兴趣和潜能是有意义的。但仅靠“模拟生活”是远远不够的,过度保护和精心照顾,反而会误导孩子。真实的生活经历,才能让孩子真正体验到生活百味,这样的生活更具成长的“营养”,让孩子学会生活技能,让孩子懂得珍惜和感恩,让孩子懂得勤奋和刻苦。

四年级小钱同学,亲手刷洗过自己的白色球鞋之后,想到以前都是爸爸妈妈给她洗,感受到爸爸妈妈真辛苦,并表示以后穿鞋要爱惜一点。五年级小刘同学想给爸爸妈妈一个惊喜,早上4点半偷偷爬起来做早餐,当爸爸妈妈看到一桌丰盛的早餐时,那种惊喜和激动简直不言而喻。

像这样,孩子越来越能干了,越来越懂事了,也一天天长大了,父母对孩子的爱不断上升,亲子关系将得以升华,孩子的成长自然更幸福快乐。

2. 常态化而非偶尔的生活

孩子们成长需要的生活,是常态化的生活,而不是“打卡”式的生活。就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来说,孩子是家庭的成员,也是家庭的小主人,他们有义务、有责任为家庭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孩子们应该积极参与家务劳动,融入家庭生活当中,跟爸爸妈妈一起让家庭变得更美好,让家庭变得更幸福。

具体表现在三个层次:

首先,会生活。生活是一门博大的学问,我们每个人每天都沉浸其中。生活对孩子们来说,是非常丰富的教育资源。生活对孩子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就是生活教育的最好契机。父母是最合适的生活教育指导老师,在具体生活实践中,教会孩子必要的生活技能。当孩子在磕磕绊绊中学会了一项又一项生活本领的时候,那种成就感油然而生,也就更自信、更自强、更自立。

其次,爱生活。孩子仅仅学会了生活技能并不够,还需要在生活中经常实践运用,使之成为自己生活的一种习惯,这样他才不会觉得是一项任务,才会以享受的心态面对生活,这样的生活才会真正幸福。以做家务为例,当孩子学会了扫地,还应经常主动扫地,做力所能及的家务,跟家人一起,各司其职,让家庭变得更美好。孩子实实在在感受到自己尽了一份责任,自己为家庭做出了贡献,他的主人翁意识和家庭责任感油然而生。

最后,擅生活。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会了一项项技能,在实践运用中根据实际情况智慧地做、巧妙地做、高效地做,这样才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比如,一个三年级孩子,在妈妈的指导下学会了做鸡蛋饼。“六一”那天,孩子熟练地做了,并独具创意地在饼上用番茄酱写了“六一”的字样,很有自己的想法,这样的生活自然更美好。

作为父母和老师,需要有这样一种生活教育的意识,充分利用生活蕴含的教育资源,在具体生活实践中,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磨炼孩子的坚强意志,塑造孩子的积极人格。

3. 全方位而非片面的生活

孩子需要的生活,是全方位的,既有家庭生活,又有学校生活,还有社会生活,这才是孩子完整的真实生活。不同生活,就像不同的“营养”,满足有不同的生长需要,缺了或弱了哪一项,都会导致营养不良;不同生活,就像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育人功能,缺了或弱了哪一项,都会导致素养不足。

所以,仅仅把孩子送到机构,那是远远不够的,那不是真正的生活教育。我们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还要带孩子走进社会,让孩子在菜场买菜中感受柴米油盐,在车站公交上感受人间百态,在扶危济困中感受善良大爱,在大国重器前感受家国情怀,在国际风云中感受兴国安邦……

每一天真实而全面的生活,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最有“营养”的。让孩子在具体的生活中,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现实生活是最生动的课堂,真正的生活经历、体验、感受和感悟,让孩子懂得生活的滋味,或酸,或甜,或苦,或辣……这样,孩子往往就懂得了珍惜,知道了勤奋,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走向成熟,真正健康幸福成长。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不错的话

欢迎【关注】&星标&【转发】

来源 | 中国教师报

编辑 | 皮皮兵不皮


(全)

(责任编辑:焦点)

推荐文章
  • 开学季来临,学生平安险该怎么买?

    开学季来临,学生平安险该怎么买?   每经记者 涂颖浩 每经编辑 陈 旭  随着9月开学季临近,“学平险”再度成为家长群体关注的焦点。作为中小学生群体的主流意外险种,学生平安保险产品以下简称学平险)已成为多数有学龄儿童家庭的基础保障选 ...[详细]
  • 谁说这案例老啊!!!这案例可太新了!!!

    谁说这案例老啊!!!这案例可太新了!!! ☆ 谁说今年新传考研没有红利的——李子柒的复出就是新传考研最大的红利!仅仅靠她一个人,就盘活了国际传播、传统文化传播、短视频传播、自媒体传播、乡村传播等一众专题,一大堆上古案例解封,从此一个案例走天下 ...[详细]
  • 你的话少了,孩子就好了

    你的话少了,孩子就好了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我们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常常陷入一个怪圈:父母说得越多,孩子越不听;父母越急躁,孩子越淡定。最后往往是大人气到不行,孩子却依然我行我素。其实,很多时候,不是孩子难教,而是父母的方法用 ...[详细]
  • 美股小幅高开 特斯拉和加密货币板块飙升

    美股小幅高开 特斯拉和加密货币板块飙升   来源: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1日电,美股小幅高开,道指涨0.51%,纳指涨0.36%,标普500指数涨0.30%。特斯拉涨近8%,该股上周大涨29%,市值重回1万亿美元之上。韦德布什将特斯拉目标 ...[详细]
  • 寻找191个语言、社交有不足的孩子,来这20城接受免费1v1实操

    寻找191个语言、社交有不足的孩子,来这20城接受免费1v1实操 我们在深圳、南阳、成都、厦门、江门、西安、杭州、北京、上海、宁波、东莞、常州、武汉、济南、南昌、南京、石家庄、合肥、佛山、泉州共20个城市为语言、社交有不足的儿童准备了191个免费实操名额扫码抢占名额 ...[详细]
  • 父母做对这件事,打破“唯成绩论”,每个孩子都能绽放独特光彩

    父母做对这件事,打破“唯成绩论”,每个孩子都能绽放独特光彩 在抱着传统教育观念的父母眼里,成绩往往成为衡量孩子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尺。我们当然不否认成绩的重要,毕竟中高考还摆在孩子们的面前,这至少在很长时间之内是回避不了的。但我们是否深入思考过,成绩真的能全面反映 ...[详细]
  • 不要忽视青少年抑郁症,早期征兆很重要

    不要忽视青少年抑郁症,早期征兆很重要 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为“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近年来,心理健康,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心理健康,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社交和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的 ...[详细]
  • 83个硕博点撤销,学硕将成历史产物?

    83个硕博点撤销,学硕将成历史产物? 咱们既然选择考研,就是为了有更好的未来。不过最近也有一些不一样的动向,对于还没有择校择专业的同学来说或许有一点参考意义,一起来看看吧~从近两年各个 高校硕博点的增减中,也可以看到研究生培养的发展趋势。 ...[详细]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 均至少连涨4月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 均至少连涨4月   来源:财联社  财联社8月30日电,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纳指跌1.15%,本周累跌0.19%,8月累涨1.58%;标普500指数跌0.64%,本周累跌0.1%,8月累涨1.91%;道指跌0.2% ...[详细]
  • 被判处死缓 陈继兴受贿、利用影响力受贿案一审宣判

    被判处死缓 陈继兴受贿、利用影响力受贿案一审宣判   2024年11月1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陈继兴受贿、利用影响力受贿案,对被告人陈继兴以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详细]